
单位贿赂罪包含单位行贿罪和单位受贿罪,二者的金额及量刑标准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单位行贿罪
立案金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向3人以上行贿、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刑法关于个人行贿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单位受贿罪
立案金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单位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强行索取财物的,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贿赂罪包括单位行贿罪和单位受贿罪,以下是这两种罪名相对较轻的一些情形:
1、单位行贿罪
行贿数额较小:如果单位行贿的数额刚达到立案标准,如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或者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特定情形的,在量刑时会处于相对较轻的一档。
主观恶性较小:单位行贿行为是初犯,且行贿的目的并非为了谋取重大非法利益,如只是为了在正常业务往来中争取一些合理的便利,而非试图通过行贿获取巨额不正当利益,这种情况下可能符合较轻量刑的标准。
积极配合调查与整改:单位在行贿行为被发现后,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供述行贿的具体情况,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挽回不良影响,表现出较好的悔罪态度,如主动退还行贿所得,积极整改内部管理机制,防止类似行贿行为再次发生,这些情节综合起来,可能使单位获得相对较轻的处罚。
2、单位受贿罪
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其他较重情节:虽然受贿数额超过了10万元的立案标准,但如果具有其他较重情节,如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强行索取财物的;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可认定为“数额较大”,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受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且具有特定情形:受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如果具有多次索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等特定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其他较重情节”,也属于相对较轻的处罚情形,同样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受贿行为未达到数额标准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如果单位受贿行为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其他严重情节,在综合考量下,也可能构成单位受贿罪且情节相对较轻,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单位贿赂罪包括单位行贿罪和单位受贿罪,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和《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相关规定,其追诉时效如下:
1、单位行贿罪
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此时法定最高刑为三年,追诉时效为五年。
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行贿罪定罪处罚。行贿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单位受贿罪
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时法定最高刑为三年,追诉时效为五年。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此外,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