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商标侵权赔偿标准计算方法如下:
1、按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销售量减少导致的利润损失、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开支等。
2、按侵权获利计算: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包括侵权商品的销售利润等,可通过侵权人的财务记录、销售数据等证据来推算。
3、参照许可使用费倍数计算:若权利人的损失和侵权人的获利都难以确定,则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通常会根据商标的知名度、许可使用的常规价格等,以一定倍数来确定赔偿金额,一般在商标许可使用费的1-5倍范围内确定。
4、法定赔偿: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使用许可费的数额,商标使用许可的种类、时间、范围及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
5、惩罚性赔偿: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民事处罚: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商标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2、行政处罚: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3、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百一十四条和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商标侵权过了2年还能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2年起诉的,可能面临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风险,若对方未主张,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进行裁判。
此外,如果侵权行为持续发生,那么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三年内可以起诉。例如,某商标被持续侵权,即便从侵权行为开始起已经超过两年,只要在侵权行为停止后的三年内,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仍可以提起诉讼。
律科服务助手